"" />
Part1:洗臉
很多人想洗臉的衝動都是源於臉上有過多的油脂,油脂是一個越壓制它越反抗的角色,不能過度去油、用力摩擦,也無法承受過熱水溫,以免刺激分泌更多。油水平衡的健康油脂才能保護肌膚,而且不論哪種膚質,去油都要兼顧補水保濕。
油肌人早晚用洗面乳各洗一次臉是必備,中午也可再增加一次,其他膚質早晚洗臉一次足夠,避免過度清潔。重點都在之後要作好補水工作。
洗碗要用熱水去油的常識大家都知道,但用來洗臉卻會帶走太多油脂,使肌膚乾燥並加速老化。尤其冬天千萬不能因為熱水洗起來舒服而鬼迷心竅,水溫約30度左右即可,因為比膚溫低一些,所以摸起來不應該覺得燙,反而會有些涼。如果水溫偏高,就要選用皂性配方較低的產品,才不會過度清潔。
Part2:去角質
角質本質上是一位好情人,是肌膚故意生成的保護機制,只要他生成排列整齊,代謝正常。但必要時還是可以請他加快腳步,像是曬黑後等一兩個星期,皮膚受損復原了,這時去除角質就有明顯的效果。但每個人角質厚度不同,要慎選力道和方式。
去角質不用心急,反正28天後又會見面,用摩擦的方式清除太勤快反而會傷害肌膚保護膜。通常油肌人和老化肌膚較需要去角質,粉刺較多、有顆粒的時候代表角質也較厚。但有時皮膚粗糙也可能是敏感脫皮,這時就千萬不能再去角質了。
去臉部角質真的不鬚髮狠用力,其實不太會看到想像中的角質掉落,手指畫圓這動作本身就已有摩擦去角質的效果。較溫和的去角質凝膠常看到搓出的「屑屑」是成分凝結,增強黏住一些角質的視覺效果。而磨砂膏要選擇細緻均勻的顆粒,不規則的堅果碎粒會刺傷肌膚。
儘管潔面儀已經很優雅不費力,但畢竟對肌膚還是有殺傷力也不能常用,所以溫和告別角質就交給化妝水和乳液吧,透過輕拍和按摩的動作,角質在無形之中便會代謝淡去。另外酸類一樣能代謝角質,老化乾燥肌可選乳酸,暗沉肌可用甘醇酸。
Part3:去粉刺
真正的粉刺如黑頭(像火山口)、白頭(閉鎖型小山丘)圓圓一顆是必須要擠的!以免塞住毛孔久了成痘子。假性粉刺叫角栓(牙膏型),表層是小小黑點凸起,裡頭是長長尖尖的一條油脂,不需擠,因為還沒有真正阻塞毛孔,想清也清不完,靠自然代謝就好。
不論面膜還是妙鼻貼,只要是撕除式醫生都只建議偶爾為之,且間隔1~2周讓皮膚休息。網絡上常見用凍膜敷出粉刺或蒸臉的的方法對已冒出頭的粉刺很有效,原理是粉刺吸水之後浮出,但悶的過程會加速發炎,所以有冒痘痘的風險。平常可用含柔珠的洗面乳或清潔泥慢慢去除表層粉刺、加速代謝。
黑白頭粉刺,用針挑最好!手擠的施力點和方向不好控制,容易傷肌膚留疤痕,最好找專業美容師或醫生幫忙挑粉刺。想自己清的話就要練習角度和力道,用消毒過的針先刺一個洞,洞大一點就不用大力擠,並朝肌膚生長紋理的方向挑一下,再用粉刺夾或粉刺棒壓出粉刺,之後擦抗生素藥或用有舒緩功能的化妝水濕敷。
另外,粉刺多半跟膚質有關,所以粉刺多的人就必須認命長期用酸類維持膚質狀況,以免中斷後皮膚又要重新適應。先從低濃度、一星期一次開始漸進,讓皮膚與酸類磨合找出規律,再視脫皮紅腫程度調整用量。表層粉刺可用水楊酸和杏仁酸、深層可用果酸、更嚴重的就用A酸。